艺术之家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之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源: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 日期:2021-03-04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访书画家张建新(云谷)
危春勇
说起来,与张建新还有一份“缘”。一年前,他与几位书画家来报社写春联。在一张原本写“福”字的红纸上,他应邀信笔画了一只鼠,并在四角写下了“庚子吉祥”四字,让我顿感惊喜。在随后发起的“庚子迎新”主题书画线上时,我将其加以展示之中,增添了几分情趣。
有缘人终究走到一起。一年后,辛丑来临,在好友舒老师的引见下,我走进了张老师的书画工作室。一见面便倍感亲切,原来之前曾有过交集。
一、从小表现出特有的艺术天分
张建新,又名张淏,号云谷,怀云堂主。自幼喜爱书画,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和书法等,先后得到了省內外众多著名书画家的帮助和指教。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在画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张建新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父亲驾船,母亲持家,都没什么文化,对孩子的爱好却给予了不少引导与鼓励。父亲将简陋的毛边纸装订成册,让他每天在上面练字。读小学时,张建新就表现出了特有的艺术天赋,喜欢写写画画,被看作是班上的“小艺术家”。在南昌三中读中学,写美术字,出黑板报,屡屡是班里课后的重要“作业”。高中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组。
南昌三中美术组出了不少人才,像后来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画院院长的杨金星,在江西画坛影响不小的王勇、万小寒,还有曾担任江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的朱金宇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二、有幸结识多位名家得到指教
受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所限,张建新在书画艺术上并没有机会接受美术专业的学习与系统训练。幸运的是,在他的成长道路上还是遇到不少“贵人”的帮助与指教。
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有幸得到了写意花鸟画家梁邦楚先生的一幅水墨八哥画。拿到大师的墨宝,他爱不释手,按照梁邦楚画作在毛边纸上认真的临摹起来。这也是张建新水墨绘画的起点。不久,他有机会拿着自己的这幅画面见梁邦楚先生,并得到了这位长辈的一番热情鼓励。
也许是上苍的眷顾,此后张建新又有机缘与多位书画名家接触并交往。其中傅周海就是他的书画启蒙老师,傅是山水画大师陆俨少的学生。工作之余,张建新经常向他求教。
1987年,张建新认识了梁光和喻贵森两位老师,跟他们学书法。梁光老师从理论的角度给他灌输书画知识与技能,并纠正其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两人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后得到喻老师的赏识,并在其推荐下,张建新加入了省书协。
再后来,张建新又有幸结识漆伯麟先生。在不断结交师长、师友的过程中,张建新受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书画技艺渐长。
三、为生活所迫一度与书画“隔绝”
对于张建新来讲,书画非职业,生存于社会,养家糊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何以谈在精神世界弛骋?从工作到创作,他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
1995年,张建新从所在单位下岗。为生计所迫,他开始了求生打工之路。此时的他与书画完全“绝缘”,根本无暇顾及写字与作画。在南方打工时,有时实在闷得慌,他便到附近的新华书店去看一看,将从开架书中的艺术画册取来翻一翻,以解书画艺术之“渴”。
直到2002年,张建新才结束在外近7年的辛苦打拼和风雨漂泊,被原单位“召回”,重新上岗。人过中年,生活也才趋于稳定。曾经没法安顿的心,终渐渐平复下来。
四、重拾画笔主攻花鸟惊艳艺坛
书画再度回归张建新的生活。重新捡拾起来的时候,他感到还有些许生疏,毕竟有七年没碰过纸墨了,好在有基础与功底在那。经过近两年的过渡与磨合,终于找回了感觉,迎来了“柳暗花明”。
张建新书画服膺八大、石涛、吴昌硕诸明清大家,后学齐白石、张书旂、王雪涛、梁邦楚等诸花鸟画名家。他善于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博众家之所长。在与不少志同道合者的交流切磋中,他也在思考自己的走向与定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几番考虑,他决定将花鸟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张建新谨记“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古训,主学梁邦楚写意花鸟绘画,想当年“无知无畏”地临摹他的画,也算是自己在书画上的“初啼”。梁邦楚的八哥、鱼鹰、塘鸭等在画坛精彩有名。他学梁老先生匠心独运,对水墨在画面上的变化有传承又有创新,禽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颇有先生之风范。
当张建新潜心研究、吸收消化前辈的技法继而创新绘制的八哥,扑腾着翅膀“飞”来之时,业界惊呼:“梁邦楚又回来了!”已作古多年的梁邦楚,九泉之下也当笑慰,自己的画作当年没有被那个后生所白得白拿。
书画家张建新作品
书画家张建新作品
五、书画皆长技法描绘高新境界
中国绘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表现出的含蓄意蕴,是由技法上升到意境地。张建新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与娴熟的创作技法描绘出了更高的境界。他作画用笔多用行草,线条变化潇洒自然,从立意、构图到笔墨、色彩,无不体现出人们的审美趣味。
书画家张建新作品
在张建新看来,一个优秀的书画家,书与画应该是结合完美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他认为,创作中国画要以书法为基础,以线条为主,先有线,才有形。写意画,大部分是大篆和草书。像吴昌硕作品洋溢着行书、草书成分,书法的线条明显,他擅长的紫藤,基本上是线条入画。
“水和墨,主要是块面的形成与表现,浓淡深浅,全在于水和墨的经营。而线条的运用则需要书法的根底来奠定。”张建新告知,点的延长就是线,线条是有生命的,不是死线条。如何做到点与线的有机结合,怎样把书法的线条运用到画上面去,并且产生美,这是要去琢磨的,也有很多手法与技巧在里面,讲究的人都非常注意这个问题。像工笔画,要有勾筋的弹性和力度。宋徽宗发明的“瘦金体”,很细、很劲拔,在工笔画上便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书画家张建新作品
六、不断研习名家作品充实自己
张建新兴趣广泛,爱好多样,不独书画。他对易经文化也颇有研究,对传统中医也很青睐,曾到省中医学院接受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前些年,他又爱上了陶瓷艺术,多次前往景德镇学习釉下青花绘制。
张建新非常尊崇那些有思想内涵的书画家,并对他们的作品喜爱有加。他认为,中国画是以汉语言为支撑的,有了文学的积淀和内涵,才能更好地在画面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像陆俨少从小读私塾,年青时又专门学习诗文,文学基础扎实;陶博吾也是诗书画自成一格,漆伯麟创作,诗随画几乎是同时产生。这些大家无不展现出这一点特质。
没有文学的内涵,就没有灵魂,只能是张“皮”。还是在80年代初参加工作不久,张建新就报考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以期对自己书画方面有所裨益。现如今,每当自己的一幅花鸟或山水作品完成,他便要写上一二句诗文或感言,有时自己吟,有时借用古人名句……凡此融进笔墨之间,化为纸砚端的精采。
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谨祝张建新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广!
书画家张建新与作品
(作者系大江网、信息日报编委,高级编辑,江西省文化产业库专家,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南昌市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江西省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电影《三湾改编》在三湾开机拍摄
下一篇:红星艺术团风采